近日印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将我国法治政府建设事业带入了一个新阶段。它所创造的两个“第一”:我国第一个法治政府建设五年计划,第一份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印发的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中央文件,这份文件不仅提出了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还提出了衡量标准、组织保障和落实机制等。于各级党委政府是绝对的“硬性约束”。何为法治政府?政府如何“治以法尊”?法制网专访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请他对此进行解读。
12月30日,由中国政法大学与法制日报社主办的纪念仲裁法实施20周年首届仲裁公信力论坛暨颁奖典礼在京举行。据悉,这是仲裁界20年来的首次评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意见》提出将现行司法考试制度调整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8日举行。《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组织作弊、提供作弊器材、非法出售或提供试题答案、代考替考等行为将触犯《刑法》,最高可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15年12月26日-28日举行。为加大考试违规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维护考生合法权益,确保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平公正,现公布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违规违法行为举报电话。
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2015年12月26日至28日举行。11月26日,教育部召开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视频会议,动员部署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安全工作。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林蕙青出席会议并讲话。
现代教育往往强调理解,不赞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虽然知道理解的重要性,但对于关键的技术参数、技术点,笔者仍要求学生将它们“死记硬背”。考试既是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促进学习与掌握的一个强制性手段。为了体现对“死记硬背”的要求,笔者将专业课考试题拿出一半的分数,设立20-30道包括了这门专业课的重要工艺技术参数,甚至还会有一些英文缩写词的中文,英文名称的填空题。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序列中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种类比较复杂,今天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类。硕士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生两种。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
11月5日上午,由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市场经济法治改革智库以及德国汉堡大学联合主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2015中欧学术研讨会——市场经济法治改革专题”,在北京友谊宾馆嘉宾楼拉开序幕。开幕式由中欧法学院联合管理委员会中方联席主任、司法部前部长张福森先生,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曙光教授、欧盟驻华使团合作处处长Lars GRONVALD先生、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欧方联席院长Armin HATJE教授分别致开幕辞。并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经济学家石小敏先生、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教授、曼彻斯特大学荣休教授、苏格兰议会司法委员会前顾问Frank STEPHEN教授分别作主题报告。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中方联席院长刘飞教授担任主持人。
黄进在致辞中谈到,随着涉外民商事交往的不断深入,婚姻家庭领域产生的法律问题日益增多,但专注于“涉外婚姻家事法”的论坛却屈指可数,希望能以本次论坛为良好的开端,今后将这一系列论坛延续下来。黄进希望与会的专家学者、律师、公证及其他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能够进行有效的探讨,对中国涉外婚姻家庭领域的立法、司法、行政以及涉外民事交往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