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国85%的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5600余家二级以上医院应急报警装置与公安机关联网。2015年全国已建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近4000个,调解处理医疗纠纷7.1万起,调解成功率85%以上,化解了60%以上的医疗纠纷,发挥了调处主渠道作用。
据最高法审委会专职委员杜万华介绍,裁判文书是司法过程的提炼和总结,是审判成果的结晶,是司法公正重要的载体和最终体现。判决书应当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和争议焦点,说明法庭采信证据、认定事实的理由,说理应当做到繁简得当。此外,应加强对复杂、疑难、新型、典型、有争议、有示范价值等案件的说理,简化简易、小额、无争议案件裁判文书的制作。
《意见》共十八条,结合司法领域虚假诉讼实际情况,对虚假诉讼的界定,虚假诉讼的表现特征,认定虚假诉讼的途径和方法,对参与虚假诉讼不同主体的制裁以及对虚假诉讼的防范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30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一年来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联动,增进部门间信息共享,破解人民陪审员选任中常住居民信息获取难问题,探索人民陪审员随机抽选新模式。
办法规定了检察机关依法对强制医疗机构的医疗、监管活动及解除强制医疗活动进行监督,发现有殴打、体罚、虐待或者变相体罚、虐待被强制医疗人,违反规定对被强制医疗人使用约束措施,没有依照规定保障被强制医疗人生活标准,没有依照规定安排被强制医疗人与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会见、通信,没有定期对被强制医疗人进行诊断评估,对于不需要继续强制医疗的被强制医疗人没有及时向作出强制医疗决定的人民法院提出解除意见等违法情形的,应当依法及时提出纠正意见。
自清末沈家本引法修律以降,百余年间,前贤先辈仆继不绝,为推动中华刑事诉讼法治的进步、使中国刑事诉讼制度比肩世界前沿,不辞译事劳苦,笔耕不辍,玉石相攻,完成了一大批极具文献价值与学术含量的国外法典与经典译著,对中国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新鲜出炉的《世界各国刑事诉讼法》正是传承这一历史谱系
第一,将真相与公正并列,作为刑事诉讼的核心观念和价值予以强调,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理由源于:其一,追寻和发现真相,是刑事诉讼的重点和难点。刑事诉讼既要打击犯罪,也要保障人权,其目的是实现司法公正。而达到司法公正的基础和前提,是发现事实真相。但何谓真相,却可能有不同解读。
公正和真相是我国司法特别是刑事司法领域重大的实践问题。第14期“中国法学创新讲坛”以“公正与真相:现代刑事诉讼的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由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主讲,四川大学教授龙宗智等协同主讲。本期学术沙龙摘发其中发言,以飨读者。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为健全司法权运行机制、完善诉讼程序而作出的重要部署,刑事诉讼是否以审判为中心、庭审活动是否实质化,关键在于司法证明模式之运作样态。
本次座谈会由北京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陈福勇主持。到会的主要嘉宾有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林志伟、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部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副所长沈一飞、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副庭长、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院长、北京仲裁委员会仲裁员费安玲、北京仲裁委员会业务三处处长张皓亮、中国政法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研究院院长李爱君、网贷之家总裁徐宏伟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业务骨干郑晓东、陆烨铭,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法官邵晋、耿媛,北京北京仲裁委员会总裁员陈聪、段东辉、李政明、刘保玉等出席了此次座谈会。